行測定義判斷中的小驚喜
在行測考試中定義判斷屬于?碱}型,憑借其量大、字多的“特點”讓考生卻步。對于定義判斷,我們做題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對于法律類、行政類、經濟類等較專業的定義可以提取要點幫助分析;對于社會現象、心理學等方面的定義歸納概括即可。但在有限的作答時間內,怎樣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血路呢?如果你能關注到題目中所給的否定信息,利用否定信息排除或篩選選項,那么做題就可以事半功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帶大家通過以下例題來感受一下:
相關文章
例1、非我所創綜合癥或NIH綜合癥,是社會、公司和組織中的一種文化現象,人們不愿意使用、購買或者接受某種產品、研究成果或者知識,不是出于技術或者法律等因素,而只是因為它源自其他地方。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涉及非我所創綜合癥的是:
A.每年九一八紀念日小李都會將自己的日系車標摘下
B.甲國某公司經檢驗后退回一整批不合格的乙國進口光學器材
C.某國宣布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8個縣水產品
D.有強烈愛國情結的某國居民只購買本國生產的手機
【解析】D。非我所創綜合癥出現的否定信息為:①不愿意使用、購買或者接受;②不是出于技術或法律等因素。A項,已經購買了日系車,不符合要第一個否定信息,排除。B項,退回不合格的乙國進口產品,是出于技術或法律等因素,不符合第二個否定信息,排除。C項,禁止進口核電站周邊縣的水產品,是出于技術或法律等因素,排除。D項符合定義要點。故答案選D。
通過此題我們發現,在定義判斷中善于利用題干中的否定信息篩選選項,確實是考試時間緊張情況下難得的小驚喜,我們再通過一道題感受一下。
例2、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確認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這一收入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是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換言之,除企業營業執照中規定的主營業務以及附屬的其他業務之外的所有收入都視為營業外收入。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關于營業外收入的說法哪項不正確?
A.某旅游景區服務公司獲得的門票收入屬于營業外收入
B.某高分子材料公司從當地政府獲得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補貼屬于營業外收入
C.甲、乙兩公司是合作企業,后乙公司違反國家有關行政管理法規,按照規定支付給甲公司一定數量的罰款,該罰款屬于甲公司的營業外收入
D.甲公司購入一批環保設備,5年后將這些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并獲得相應的報廢款,這一款項扣除資產賬面價值、清理費用、處置相關稅費后的凈收益屬于營業外收入
【解析】A。營業外收入出現的否定信息為:①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收入;②不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產生;③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④除主營業務以及附屬其他業務之外的收入。A項,售賣門票是景區的主營業務,不符合要點④,不符合營業外收入。倘若做題時間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簡單驗證其余選項,快速選A,抓緊時間做下一題。
各位同學,通過上述兩道題,相信大家對通過否定信息快速解決定義判斷一定意猶未盡,而這一方法確實是目前做題時間緊張時可以提供幫助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通過否定篩選能夠更快更高效地解題。
